7月1日临近,几部定档“七一”的重磅主旋律电影相继掀开面纱。其中,不久前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黄轩、倪妮、陈坤等主演的电影《1921》,则成为其中关注的焦点。
前两天,“张颂文为还原角色滚泥地”的话题登上热搜。
原来是电影《1921》发布片场花絮,张颂文在影片中饰演的何叔衡在突围战斗时英勇牺牲,为了更加贴合当时人物的状态,张颂文在开拍前在泥地里滚,满身都蹭上了泥土,还不忘在头发上撒零散的落叶和弄脏指甲缝这样的小细节。
这让很多年轻网友评论:“看完1921的花絮,就知道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真的超级不错” 、“期待七一电影1921”。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诞生,筹备五年凝聚几百位中国电影人的心血的《1921》到底是如何令人期待的?
不把角色“崇高化” 历史大片也青春洋溢
这个构建在扎实史料上的故事,聚焦在国际国内局势紧张的1921年,而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爱国青年们排除万难,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改写了中国历史与人民命运。
独特之处在于,这是历史片,也洋溢着青春片的风采,你能感受到时代风云的激荡,也能感受到个体精神的高昂,因为个体跟时代在这里,是相互影响、相互激发的有机体。
在拍摄前,导演就和演员们开了会,告诉他们演绎的时候不要过于把角色“崇高化”。“在当时,他们也是跟你一样是年轻人,他们也是非常有血性和有冲动的一帮年轻人,他们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
不同于大家想象中的,用政论的方式去传递主旋律影片的思想,该片制片人任宁表示,《1921》中并没有做太多的设定,而是通过叙事、写意和写实的结合,让观众自己感知,这也是主旋律影片进化至2021年,应该追求的方向。
“导演一直告诫我,要摘掉伟人标签。”演员王仁君的表现,此次获得了不少好评,他的表演准确把握了人物当年的青春心境。1921年的毛泽东,他的思想、主张,仍在成熟、成长过程中。因此,黄建新给王仁君提要求,要“眼里带着光”,“在上海拜访陈独秀时,他是带着学生姿态的”;还要“跑起来有美感”,拍摄奔跑在上海街道的重头戏,导演拿着网上搜罗来的视频告诉演员,要带着跃动感来跑,那不是逃离,而是一次奔赴,向着救亡图存、向着未来理想的奔赴。
忠诚于历史,让细节说话
黄建新的电影始终映射出现实题材的人文关怀。与《建党伟业》所呈现的磅礴恢宏不一样,《1921》里有很多触动人心的细节,这些细节,都是建构于历史真实之上的艺术真实。细节的真实感,是这部影片颗粒度和质感的重要依托。
导演对历史细节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法租界黄包车车牌的徽章样式在当时当地的史料中无迹可寻,主创便把搜索范围扩大到世界各地的档案馆,最终在巴黎警察总部的历史档案中寻得一纸公函,从上面复刻下当年的一枚黑白徽章,片中使用的带色彩版本是主创们对黑白照片进行灰度分析、加以“红白蓝”法国国旗色合理制作而成的。
面对这类缺乏直接史料作为依据的细节,主创团队的自我要求是必须做到“不可证伪”。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跟摄制组接触了两年,剧组严谨考究的创作态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电影中出现了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拿着《上海俄文生活日报》,这个细节非常真实。”
新中国成立前期毛泽东给李达的信里写道:“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这个“公司”的概念被编剧放进人物对白中,把1948年的史料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化用到1921年,对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吴海勇表示:“台词设计得特别好,巧妙地融合进去了。”
将于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曹郁担任摄影指导,幕后班底涵盖业内各领域的顶级创作者,一批实力派演员和优秀青年演员汇聚。几百位中国电影人用五年时间精心打磨,只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伟大而关键的节点,献上一份真挚诚恳的艺术创作。
关于消费头条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消费帮助 | 商务QQ:一八三1143408
备案号:沪ICP备13015512号-5 技术支持:苏州欢美科技 致力于信息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若有任何不当请联系。